“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孤独、无助
无望、自卑、自责
是“空巢”老人
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具体还有哪些呢?
一起来看看吧
01
较重的失落感
有的人总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单位和家庭不再需要自己了,心中容易感到失落,沉默寡言,足不出户,从而干扰情绪,影响心理平衡。
02
孤独感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以后,随着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减少,容易产生孤独、压抑、被遗弃的心理。
03
怀旧心理
往往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常常追忆过去美好的时光,继而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日久便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04
性情转变
缺乏交流沟通,处事认真的变得固执生硬、急躁、怪僻,文雅清高的变得不爱交际,性格随和的发展成任性粗野的等。
05
多疑和敏感
多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相信自己患的病;另一种则认为自己的病情比医生说得更严重。
多在疾病发作缓解后出现,别人低声说话,会认为在议论自己或隐瞒自己的病情等,这种情况约占30%。
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引发哪些病
引发老年抑郁症
行为退化
讳疾忌医
患病率增高
空巢综合症
老年抑郁症的危险信号
性情突变、常常自责
老觉得身体这里或那里不舒服
烦躁、焦虑不安、紧张担心
觉得自己脑力减退、精力下降
希望子女的陪伴
如何调节独居老人心理问题
多结交朋友
学会情感转向
养小动物
培养新的兴趣爱好
豁达的生活态度
亲情呼唤——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
陪伴是最好的良药!
三“调”齐下过快乐晚年
如何让空巢老人
避免孤独、寂寞
过一个健康欢乐的晚年呢
01
做好家庭调节
家庭成员要尽可能帮助老年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爱,比如平时多打电话,聊聊天,有空常回家看看,吃个饭,子女尽量克服各种困难陪伴老人;配偶要多关心老伴的心理健康,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建议老少两代人应就近居住,缩短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子女宽容地对待老人的唠叨、固执等情绪。
02
做好老人自身调节
老人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空闲时间,可翻阅一些休养、保健书籍,听歌曲,培养兴趣爱好,适当看电视。
03
做好生活调节
老人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应对自己身体突发不适有所思想准备,可以事先与子女、亲友、邻居、社区工作者、单位同事打招呼,以便在紧急时及时获得帮助。
同时,让老人的时间丰富起来,可以多走动,参加集体外出活动,比如参与老年社区联谊会等活动,填充老人退休后的空余时间,在老人“有事做”的基础上去“做擅长的事”,能体现自我价值也让老人的养老更加有尊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