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理

心理学:婚姻里没有爱情,才是正常的

小布丁 2024-03-17 08:55:03



婚姻里拥有100%的爱情浓度,就像你中500万的概率那么小。

爱情与婚姻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理想主义者而言:

TA们追求浓度更高的爱情,坚持“只能跟爱情结婚”;

而这类人,往往在单身的路上越走越远,因为无论跟谁恋爱,当激情消失,爱情的浓度都会降低。

对于理性者而言:

TA们更容易接受婚姻就是“家庭经济体”,是人生的合作伙伴,更是筛选之后的最优选。

-01

爱情与婚姻,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不得不用苏格拉底的两个小故事来解释。

柏拉图问苏格拉底:

“老师,什么是爱情?如何拥有?”

苏格拉底说:

“看到前面那片麦田了吗?一直向前走,不能走回头路,你只要能摘下来一颗最大的,麦穗金黄饱满的,就能找到爱情。”

柏拉图听后,没有犹豫走了进去,可最后两手空空回来。

苏格拉底问:“你为什么没有摘到?”

柏拉图说:

“每次我遇到了金黄的麦穗,就以为前面还有更大、更好的;可我一直走啊走,直到出口才发现,原来最初遇到的那颗麦穗才是最大的。”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爱情就在你面前,可你一不小心它就溜走了;

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什么是婚姻?

这天,学生柏拉图带着新的疑问来找恩师苏格拉底。

他问老师:“什么是婚姻呢?我该如何拥有?”

苏格拉底指着前面说:

“穿过这片森林,一直往前走,不能走回头路;你只能砍下来一棵,当你发现最高最大的那棵树,你就找到婚姻了。”

这次,柏拉图很快就扛着一棵树回来,这棵树不高也不大,看上去很普通。

苏格拉底问:“这一次,你怎么选择这么快,而且还是这么普通的树?”

柏拉图回答: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我进入森林没多久,发现这棵差不多大小的树就果断出手了,生怕错过。”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了”。

大多数人的婚姻,都是如此:

找一个差不多的人,差不多的条件,差不多的关系,就进入了婚姻。

然后,过着差不多的生活,差不多的人生,差不多的选择,差不多的生命。

如果说:

爱情是追求完美,追求执念;那婚姻就是接受现实,妥协求稳,破除我执。

这样看来,爱情与婚姻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爱是爱,婚姻是婚姻;

有爱进入婚姻是幸运,是幸福,是浪漫;

没有爱进入婚姻也可以,只不过是权衡利弊后的筛选。



-02

感情消失的轨迹,都是相似的

心理学家辛蒂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

“爱情中的激情,通常只有18-30个月;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能够完成恋爱,结婚,生子。”

所以说,无论是恋爱关系还是进入婚姻,当时间跨度超过18个月或30个月,两个人的关系都会走下坡路。

要不然也不会有人说:“三年之痛,七年之痒”。

三年是激情消失后的矛盾期,而7年就是婚姻的破碎重组阶段。

熬过这两个阶段,双方的感情会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亲情婚或者友情婚”。

爱情会消失吗?当然会消失,有些人18个月就没了。

也可以说不会,因为爱情转变成亲情或友情。

爱情与婚姻消失的本质,其实都是“习惯化导致”。

也就是心理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

当人们反复接受同样的刺激,时间久了,情绪和感知力的阈值都会降低;

需要新的刺激,新的环境,新的状态,才能重新唤醒人的激情。

弗洛姆提出一个观点:

“爱不是感觉,而是行动”。

经营任何关系,记住几个诀窍:

互相尊重,双向奔赴,情投意合,以我为主。

尊重彼此的人格与自由;

相处时讲究双向付出;

制造相似性并培养默契度;

核心是先爱自己。

话题:

你能接受婚姻里没有爱情吗?

  • 作者何所欢:
  •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原生家庭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

本文标题:心理学:婚姻里没有爱情,才是正常的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xinli/203724.html

本文阅读72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