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理

心理学教授:地藏信仰和经典的心理治疗功能

小老虎 2024-03-23 12:55:38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朱建军老师,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标题是:论《地藏经》的心理治疗功能。

朱建军教授,是意象对话心理学技术及咨询方法的创立者,这篇论文是2018年发表在《宗教心理学》杂志上。



他在文章中介绍到,写这篇论文的初衷,是因为在他早年做心理学工作时,遇到一位边缘型人格的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当时,朱教授以学者的治学精神,尝试向梦参长老请教,佛家在济世度人的时候,是如何解决类似问题的,而他得到的建议就是,要求来访者读地藏经,或者,请别人代读,再回向给这位来访者。

朱教授说,在后来的心理学工作中,“发现一些人诵读《地藏经》确实有心理治疗的效果”。对此,他做了研究并给出两个不同角度的解释,首先从佛学角度的解释:严重的心理疾病可能是因为“冤亲债主”的敌意控制导致的,诵读《地藏经》可以帮助这些所谓的“冤亲债主”解脱痛苦,释放敌意,从而使心理疾病得到治愈。



而从心理学的视角,则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他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读诵地藏经可以有心理治疗的功能。

1、《地藏经》与“母亲”原型

朱教授大概是深入地研究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他的著作中,潜意识、意象、原型,这些都是上述心理学中的专用名词。

所谓“母亲”原型,即是 人类心灵深处“母亲”这一角色的共性的、本质的特征,这些内容,可以激发,人类“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伟大誓言;这也就好比,如果自己的孩子处在危险中,他的母亲一定会拼命救护,而不会自己逃跑,这是一样的道理。

地藏经中很多关于母亲和地藏菩萨的描述,这些内容,会让心理痛苦者得到安慰,会感觉自己也正在得到依靠和保护,因此能激发出积极的情感,也可能会希望自己也和地藏菩萨一样利益众生。这样的认同,更会极大地帮助读者超越自我局限和自私自利的狭隘情感,使其内心成长到一个非常健康的境界。



2、对苦难的感同身受,得到宣泄和被共情

在经中,有很多关于“地狱”和各类痛苦的描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替阅读者说出了他潜意识中的痛苦和感受,表达了“我知道你有多么痛苦”的态度。因为这让阅读者感到,我内心深处的痛苦感受是被别人看到了、并且得到了理解,也会产生一种“表达自己痛苦感受”的宣泄作用,同时,也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共情。

在读经的过程中,得到宣泄和被共情,这些都会有心理治疗功能。

3、因果观念

反复读诵地藏经,就会发现里面表达出了透彻的因果观念,这种观念反映出的所谓因果报应,实际上是自作自受、三世相通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曾经的不好的行为,才导致了今天痛苦的结果,并没有外在的痛苦的制造者。

因此,遭受痛苦,不能怨天尤人或者推卸责任,而这种态度,就为心理的转变提供了机会。通过反复诵读,一个人就会逐渐地接受这些观念,并深入内心,从而起到积极的心理治疗的作用。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朱建军老师的文章,论《地藏经》的心理治疗功能。

如果您有兴趣,如果您正在焦虑、抑郁,有心理痛苦,有各种其他心理疾病,欢迎进一步详细地了解这篇文章,查找到原文、仔细地阅读,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阅读地藏经,来解决自己的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长期抑郁焦虑、久治不愈的患者,这将是一个自我治疗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本文标题:心理学教授:地藏信仰和经典的心理治疗功能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xinli/204769.html

本文阅读98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