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如何防护?(关于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小馒头 2023-12-25 09:21:00

  12月24日,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表示,临近年底人员流动增加,建议在做好呼吸道传染病日常防护的基础上,加强以下4个方面的防护措施:

中疾控回应专家称不倡导长期戴口罩 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首先是在乘坐地铁、公交、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期间,建议要科学佩戴口罩,并且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做好在旅途中的个人防护。

  第二,针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孕妇、儿童,以及有严重的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建议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旅游景区和公共场所,如果必须或者是确认必须要去的话,建议要科学佩戴口罩。

  第三,对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者是出现相关症状者,建议暂缓出行,尽量避免感染其他人。

  此外,对于举办大型聚集活动的单位或举办方,要落实通风、消杀、健康提示的责任,并且要关注和遵守当地的呼吸道疾病防控的信息和要求。

  针对有专家称不倡导公众长期佩戴口罩的说法,彭质斌表示,近期我国已出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指引中也聚焦了公众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密切相关的常见情形和场景,而且区分了疫情高发和常态化等不同的时期,针对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等,分别提出了应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建议不佩戴口罩等相应的分类建议,也更加科学精准地指导了公众佩戴口罩,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了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延伸阅读: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

  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指引。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 米,下同)时。

  2.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

  3.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4.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5.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 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厢式电梯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与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共同学习、生活或工作期间。

  三、建议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1.进行体育锻炼时。

  2.处于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3.3岁及以下婴幼儿

  四、口罩选择

  1.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等颗粒物防护口罩(无呼吸阀)或医用防护口罩,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选用儿童防护口罩,其他儿童建议选用儿童卫生口罩。

  3.口罩产品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五、其他注意事项

  1.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2.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

  3.各地疾控部门应及时动态发布当地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形势,提醒公众科学佩戴口罩。

  本指引将根据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地方和行业实际,参照本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政策解读

  一、为什么要制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

  科学佩戴口罩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有效措施,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经认真总结新冠疫情防控中科学佩戴口罩的经验做法,结合不同时期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形势和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防控需要,我们研究制定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指导公众科学规范佩戴口罩,防控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有效保护公众健康。

  二、哪些情形或场景应佩戴口罩?

  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存在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的情形,如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或有相关症状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米,下同)时应佩戴口罩,减少感染他人的风险。二是处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情形或场景,例如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应佩戴口罩, 加强自我防护,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三是防止外来人员将疫情输入重点机构的情形或场景,如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四是防止公共服务人员将疫情输入重点机构的情形或场景,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应佩戴口罩,保护老年人、学龄前儿童、学生等重点人群免受感染。

  三、哪些情形或场景建议佩戴口罩?

  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进入人流量较大或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区域或场所时,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厢式电梯等,由于场所内人员密集、通风不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容易引发疾病传播扩散。二是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人群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大,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加强自我防护。三是存在感染风险的情形或场景,例如与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共同学习、生活或工作期间。

  四、哪些情形或场景建议不佩戴口罩?

  建议不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运动时会加大通气量,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损害身体健康。二是感染风险较低的情形或场景,例如在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三是不适合佩戴口罩的人群,3岁及以下婴幼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健全、依从性差,佩戴口罩可能引起婴幼儿呼吸不畅,且不能及时向大人求助,可能引发潜在的安全风险。

  五、如何选择佩戴合适类型的口罩?

  一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等颗粒物防护口罩(无呼吸阀)或医用防护口罩,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二是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选用儿童防护口罩,其他儿童建议选用儿童卫生口罩。此外,口罩产品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本文标题: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如何防护?(关于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jiankang/192762.html

本文阅读67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