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

康健园 | “心”系血管,“脉”向健康 “5·18”血管健康日活动联合直播互动拓展科普效果

小糊涂 2024-05-18 11:09:15



一提及血管疾病,大家会觉得很陌生,其实,血管疾病很常见,有些就在你我身边,比如下肢浅静脉曲张。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危害不容小觑。(点击短视频收获更多血管保健知识)

5月18日是血管健康日。日前,“心”系血管,“脉”向健康——社区科普活动在上海市杨浦区长白苑社区内举行。此次科普活动采用了线下互动、线上直播形式,由人民阅读、东方网东方社区数字苑、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图书馆、长海深蓝健康科普教育基地携手波士顿科学公司联合举办,邀请了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陆清声主任、宋超副主任、刘广钦医生、李大志医生等专家,普及血管疾病的健康知识,为现场居民答疑解惑。直播环节应用了波士顿科学的iConnect直播解决方案,在本市200余家社区大屏,以及人民阅读官方微博、视频号线上平台同步直播,传播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是一次探索医学科普共建共享创新途径的全新尝试。


血管健康日现场讲座

活动现场,专家指出,在血管疾病当中,发病率高、危害较大的外周血管疾病常常被大家忽视,直到造成严重后果才令患者追悔莫及。外周血管疾病是指除心脏、大脑以外,其他部位的病变。据统计,我国有超过4500万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而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已成为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第三大最常见的血管疾病。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外周血管疾病带来的健康风险与疾病负担也日益沉重。因此,要格外注重对老年群体的疾病科普,从而实现积极预防、早筛早诊,降低发病率与疾病程度,有效提高生命健康质量。

根据病变发生位置,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可分为外周动脉疾病、外周静脉疾病等。

外周动脉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PAD)广义上定义为除心脑血管以外的动脉疾病,包括颈动脉、四肢动脉、内脏动脉等疾病;而狭义上定义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下肢动脉疾病,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据统计,全球约有两亿人遭受着外周动脉疾病(PAD)带来的困扰,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平均9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PAD。而在存在PAD的人群中,20人中仅有约1人意识到自己的病情,50人中仅有约1人进行了血运重建的治疗。

下肢动脉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外周动脉疾病之一,中国目前约有4530万人遭受着下肢动脉疾病带来的困扰。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以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好发于吸烟、高血脂、糖尿病人群。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研究显示,所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为10%—15%,间歇性跛行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为30%,而出现溃疡、坏疽的重症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高达70%,重症患者1年的截肢率高达30%。

人体血液从心脏流到大脑的过程中,最主要的通路就是两条颈动脉。颈动脉疾病(CAD)正是颈动脉变窄或阻塞时发生的疾病,而动脉中的斑块移动到大脑,就可能引起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每年有150—170万新发卒中。而研究显示,颅外段颈动脉和椎动脉病变等颈动脉疾病造成了大约30%的缺血性卒中。一般来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以及长期吸烟者,患颈动脉疾病的风险更高。

总的来说,PAD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而治疗不积极,可能延误病情,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也降低后续治疗的效果,还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在保守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运动治疗、药物治疗)没有达到满意效果的患者,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来改善供血。如果患者条件符合,则首选腔内治疗,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PTA)、裸支架/药物支架植入、斑块切除术、药物球囊、用药物溶栓治疗或血栓切除。

外周静脉疾病

常见的外周静脉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下肢静脉曲张等。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小腿浅静脉曲张最多见,多发于大隐静脉,可以由多种不同疾病引起。早期、中期下肢浅静脉曲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后期会使部分患者丧失一定的劳动能力,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国内文献报道,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成年人患病率为10%,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接近,女性的患病率略高。一般治疗主要采用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外部加压,部分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交通支静脉结扎术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危险的肺动脉栓塞。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等。对于急性近端DVT,通常需要溶栓治疗。其中,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是将溶栓导管置入静脉血栓内,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以快速缓解相关症状。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主要是采用旋转涡轮或流体动力的原理打碎或抽吸血栓,从而达到迅速清除或减少血栓负荷、解除静脉阻塞的作用。临床资料证实PMT安全、有效,与CDT联合使用能够减少溶栓药物剂量、缩短住院时间。

(潘嘉毅)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