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理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期发展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之论)

小扎扎 2024-01-24 19:12:55

提到弗洛伊德,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他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被视为心理学的开山鼻祖之一。

他全名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人,是著名的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

弗氏不仅开创出精神分析这一独特的精神病治疗方法,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说他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



那么,弗氏是如何看待欲望的呢?

《梦的解析》是弗氏的代表作,他通过对歇斯底里症病人的研究得出结论:心理障碍是由于性紧张累积而引起的

在《性学三论》这本书中,则是表达了关于婴儿期性欲以及其与性倒错和神经症之间关系的观点

弗氏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性欲”更是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和高频词。因此,此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

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分别是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弗洛伊德认为,人既是动物,那么,与生俱来动物本能必然成为人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欲)的冲动。



其中,在口唇期和肛门期,也就是3岁之前,幼儿通过吮吸和排泄等本能的行为来获得性的满足。

到了性器期,4、5岁的孩子会对自身的生殖器特别感兴趣,他们会热衷于通过抚摸和探索自己的性器官来获得生理上的满足。

而再大一点的孩子,6-16岁左右,他们的道德感开始逐渐形成,羞耻感开始产生,加上这个阶段,人开始进入集体生活,有了学习、游戏、团队活动分散他们对自身的关注,一些本能行为被转移或压抑起来。

13-18岁,这是人类性成熟的时期,人开始萌生与异性进行性活动的欲望。

总之,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中心思想几乎都是围绕“性欲”二字。

应该说,弗洛伊德的研究结果还是具备一些积极的意义。

他非常重视追溯个人在早期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性经历,他认为,一个人心理上的病态,很大程度上与其童年阴影相关。

而童年阴影,又多与性欲的压抑或受到不公正的性对待相关。

比如,一个小孩子,正在玩耍自己的生殖器,对他来说,这是无意识的活动,只是本能的追求快乐的行为。

如果这个动作正好被父母看到。严厉无知的父母,很可能将成年人的羞耻感和罪恶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会以打骂或大呼小叫的方式来阻止孩子的行为,甚至施以惩罚。

这样一来,其实是强化了此行为,将一种无意识的活动变成了有意识。

这个孩子很可能这辈子都很难摆脱对性相关行为的罪恶感,而其受到压抑的性欲,极可能在长大后以更加激烈、扭曲的方式发泄出来。

其实如果父母稍懂一点心理学知识,只需要对孩子轻轻摇摇头,或给一些否定性的示意。孩子自然会理解,这是不被允许的行为。

弗氏的局限性在于,他过分强调性欲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本能。再者,他从研究病理性心理入手,看到的都是非正常人类,因此,其观点多少有失偏颇的地方。

固然,性欲是人成长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始驱力,不过,人类作为社会性生物,其意识不仅仅局限在生物本能方面。

人是身、心、灵的组合体。除了性欲之类相对低级的本能欲望,人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意识的觉知加深,会产生许多更高级的驱动力。后面继续探讨。

本文系作者作为心理学爱好者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交流心得,发表高见。

喜欢此文,关注、收藏,走起!

本文标题:弗洛伊德的性心理期发展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之论)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xinli/196725.html

本文阅读82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