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

戊型肝炎:病从口入的健康威胁

小布丁 2024-05-23 19:28:57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加班熬夜、酒席应酬、不健康饮食都会伤肝。病从口入,潜伏在饮食中的“嗜肝病毒”,即专门损害肝脏的病毒,会引发感染导致戊型肝炎。

近些年来,戊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2012—2021年,我国戊型肝炎(戊肝)发病数已连续10年超过甲肝,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我们要重视并科学防范它,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戊型肝炎。


01

戊型肝炎如何传播

炎炎夏日里,享受美食,点外卖,吃烧烤,尝海鲜。但是,如果吃了没有烤熟的海鲜或肉类,就有可能被传染戊肝。戊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一种疾病,大部分通过被戊肝病毒污染的水或食品(如蔬菜)传播。换言之,就是吃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生的或未煮熟的动物内脏或肉制品也可被戊肝病毒污染引发感染,另外,毛蚶、花蛤等贝壳类海产品的腮吸水后,会把水中的病毒过滤并留在体内。此外,刀具、案板等厨具也会导致戊肝病毒污染蔬菜和水果等,从而引起食源性传播。戊肝还可通过器官移植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但这些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02

戊型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大部分青壮年人群感染戊肝后,病情并不严重,约2/3的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或轻微临床表现,无黄疸,肝脏转氨酶轻度异常,为自限性,一般可自行康复,不易被发现。戊肝的主要危害是急性肝功能受损。

急性肝炎:5%~30%的感染者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早期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表现为全身不适、轻度发热、恶心、偶有呕吐,可见转氨酶异常。在发病1周后,皮肤、巩膜发黄,尿色加深,肝功能明显异常。约8%的感染者表现为胆汁淤积型肝炎,可出现瘙痒、黄疸等症状,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个月以上。

重型肝炎:高黄疸,肝损伤严重,甚至进展为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病死率较高,多见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慢性肝病患者和老年人。

慢性肝炎:多无症状,但存在肝功能持续异常,戊肝病毒核酸检测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有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

肝外表现:戊肝不只是引起肝损伤,还可以导致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等多器官损伤。

03

建议筛查人群及时间

易感人群:畜牧和海产品养殖加工人员、经常外出就餐者、援外人员、戊型肝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及聚集性人群。

高危人群:老年人、有基础肝病者、手术及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患者、器官移植者及育龄期妇女。

筛查时间:可体检时进行自愿筛查,但出现急性肝炎症状、参加献血、器官移植、办健康证前需要筛查。

04

戊型肝炎的检测方式

除了肝功能检测外,还应检测戊肝病毒抗体IgM和IgG,对免疫抑制患者,还应检测戊肝病毒核酸RNA。

05

戊型肝炎的治疗

大部分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能自身清除病毒而康复,因此患有戊肝时,不用太过慌张。主要治疗方法是对症支持治疗,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同时应忌酒和避免应用损肝药物。尽管目前没有抗戊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药物,但有研究报道,利巴韦林治疗重型戊型肝炎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抗病毒疗效。

06

如何预防戊型肝炎

做到以下“三重视”,戊肝可防可控。

重视个人卫生: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

重视餐饮环境卫生:餐饮场所要做好碗筷消毒,菜板生熟分开,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做好体检,一旦发现戊肝患者,需待患者痊愈后再返岗。

重视接种疫苗:这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为保护人类免受戊肝困扰,我国专家已研制出全球唯一的戊肝疫苗,已证明对16岁以上人群安全有效。尤其重点推荐高风险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如基础肝病患者、育龄期女性、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餐饮业人员、老年人、学生等。

戊型病毒性肝炎大多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者经系统、科学的治疗后可完全治愈,不会遗留肝脏损害。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感染科 杨惠安/文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韩荔芬/审

来源: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编辑:杨沛、陈沂

一审:陈素玲

二审:黄新珠

三审:黄守勤

本文标题:戊型肝炎:病从口入的健康威胁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jiankang/214140.html

本文阅读36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