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理

高考在即,清华大学院长谈心理疏导

小糊涂 2024-05-24 18:06:21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彭凯平

_本期内容

01 临近高考,父母应该怎样做?

02 模拟考试失利,孩子出现焦虑抑郁该怎么办?

03 总想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夙愿怎么办?

04 临近高考家长与子女关系紧绷,该如何缓解?

05 “高考考不好一辈子就完了”的想法对吗?

06 家长比孩子还焦虑,家长怎样调整心态?

07 发现孩子高三在谈恋爱怎么办?

08 孩子在学校孤僻独来独往该怎么引导?

09 最后冲刺阶段,如何让孩子积极面对?

1.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临近高考的父母应该怎样做?

彭凯平: 我提出过一个理论叫“五好父母”,也就是在备考期间,家长要尽可能地做到以下“五好”。第一说好话,不是指只说好话,而是要把话好好说,用正确的方式说正确的内容。不要只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少提考试的的事情。第二是吃好饭,让孩子吃好,营养跟得上很重要。第三是睡好觉,一定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这是学习等一切活动的基础。第四是养好心,让自己的心情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我们想让孩子心态好,自己就不能每天沮丧,要给孩子一个正向的影响。第五是打好包,也就是在考试之前,列一个详细的清单,把所有注意事项和准备物品都列出来,考前提前准备好。打好包意味着家长做好孩子的后勤。

2. 有用户问到,孩子曾经高考失利,第二次备考压力很大,家长也怕孩子这次再考不上经常施加压力,孩子已经出现焦虑、抑郁甚至害怕的心理,该怎么办?

彭凯平:我有三个建议给这个父母。首先要改变这个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父母一定要停止这样近似于威胁的不正确的沟通方式,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暴力沟通。什么叫做非暴力沟通?也就是多用欣赏、支持、接纳的方法对待孩子。父母不要再给孩子施加额外的精神很压力了,让孩子放下所有负担,轻松走向考场。第二是让孩子调整预期。不要以“报仇雪耻”的心态学习备考。人一旦进入仇恨的心态、斗争的心态,很容易让自己的行为失常,并且增加无端的焦虑。其实人没有那么多的仇恨和耻辱的,很多事情时过境迁,我们一定要放下过去,轻松的面对现在和未来。第三个就是行为疗法,就是说抚摸自己、吸气、运动、冥想,就是我提倡的积极心理疗法。积极心理学它不是劝人改变观点和思想,那是认知疗法,他也不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积极心理学就是积极行动,慢慢地就对情绪调节有好的帮助。

3. 好多家长习惯将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夙愿和理想,您怎样看待这种想法?

彭凯平:我的看法是第一不应该,第二不可能,第三不必要。很多家长实际上是把孩子当工具了,你想让别人帮你实现梦想,那不就是把他当一种手段、路径、方法,工具。人不是工具,任何人都不是我们的工具。别这么想,你的愿望靠你自己实现,没有实现那就转移你的愿望,人的欲望其实随时可变的,不要有执念。

4. 很多家庭临近高考家里的环境很紧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很紧绷,该如何缓解这种情况?

彭凯平老师:我们中国父母亲真的是把孩子的一生寄托在一场考试上。首先我们的父母要改变认知,要认识到高考只是人生的其中一步,而且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一步。为什么?因为TA将来的婚姻很重要,TA将来的工作也很重要,所以说高考确实很重要,但是高考它不应该是最重要的。

第二点就是, 不要以高考的好坏判断你的教育是否成功。 很多父母亲已经把孩子的成功变成了对自己的一种验证,孩子考好了,为人父母的经验也突然成为成功的经验。包括有些网上的父母天天摧残孩子,逼迫孩子,然后孩子考成功了,他觉得是他的功劳。其实不论是高考还是以后的人生,孩子自身的努力和贡献都远大于家长的贡献,所以说很多父母亲千万不要以孩子的高考成功作为判断自己的标准,因为孩子是孩子,你是你,孩子的成功固然值得我们骄傲,但不是我们的自我验证。

第三, 在最后的时间里,请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已经临近高考,担心成绩已经晚了,专业的事就交给老师们去做,父母没必要扮演老师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我们的爱。而怎样去爱孩子,让孩子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呢?

首先就是少给一些压力,少做攀比。隔壁家的孩子读书读到三点,你每天十点就睡肯定是不对的。家长不要总觉得别人的孩子一定比自己的孩子好。很多形象都是别人包装出来的虚幻假象。不要用虚幻的东西来伤害自己的孩子,多去关心少攀比。

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改掉坏习惯,不要天天打牌看手机大吵大闹,夫妻相亲相爱,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轻松的、和谐的家庭环境。

5. 许多家长会有一种“高考考不好一辈子就完了”的想法,这种想法对吗?

彭凯平:真的不要以为高考考不好一辈子就完了,这种话说出来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

我们可以说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个坎,第一个难关闯过去,后面还有很多难关。说明说人生就是由不断的选择,不断的突破,不断的成功所缔造起来的,而不是由某一个点决定的。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路径可以通向成功,比如经商、创业。现在国家也在改革,专业技能越来越被需要,职业高中、职业学院也越来越被重视。

6. 其实面对高考,有时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该怎么调整家长的心态呢?

彭凯平: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家长的情绪是会传染给孩子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调节情绪。我总结出一套调节情绪的方法,叫做“五施法”即言施、眼施、颜施、身施和心施:

颜施就是对孩子和颜悦色,不急不恼不燥,微笑着面对孩子,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哪怕装笑。因为人的这个肌肉有反馈作用,假装笑,你的大脑会觉得你在真笑,所以说强迫自己笑。这是任正非的名言,一辈子装积极就是真积极。起码在孩子面前你装的开心,你发现你的开心微笑让他微笑,你们两人会心一笑,你就真的笑起来千万不要对孩子冷着个脸,冷漠、无情、自私是对孩子最大的心理摧残,久之,孩子也会变成这样的人。

言施是要求父母在语言上要多多鼓励、赞美、认同、肯定孩子,而不是责骂、批评、指责。口乃心之门户 ,通过语言让孩子感受到你对她的爱、尊重、认同,在这种语言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心施是父母要真诚、真心、真意的去对待孩子,把自己的真心呈现给孩子,和孩子认真的沟通、全面的了解、互相的认知,生活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和孩子分享。

眼施是父母要永远以尊重、信任、认同、赞赏、支持以及充满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孩子在这样的眼光中才能健康成长,成长为一个自尊、自信、自强的优秀孩子。反之,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充满着不信任、不认同、甚至轻蔑的眼光,这会让孩子要么变的叛逆,要么变的懦弱。

身施是指父母要花时间陪伴孩子,其他事情都不做,只是你和孩子1对1的时间,这段时间是属于你和孩子的,你们一起做一些特别有意义的事。比如亲子阅读,一起游戏,一起聊天,一起成长,这就是全身心的陪伴。很多父母在陪孩子的时候,都是一边陪一边玩手机或干别的,这不是全身心陪伴。

7. 家长发现孩子高三在谈恋爱,应该劝阻吗?

彭凯平:我理解家长的心理,高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高中三年因为谈恋爱而耽误了高考这个重要的一步我们觉得也不值得,但是要是说谈恋爱耽误高考也不尽然。很多事情都需要辩证地看待,也有很多互相鼓舞互相进步的例子。还有就是我其实一直不赞成把男女交往当做谈恋爱,因为恋爱它真的是有一种责任的,我们的高中生是承担不了这种人生的责任,承担不了未来的承诺,因为它的生命它的生活还没开始。所以说过早谈恋爱是不对的,但是交往是应该允许的。看了女同学一眼,对说了一句喜欢他的话,就当做大逆不道的洪水猛兽,这个就有点反应过度了。但是当然我也理解,在备考期间这个时候不要去被感情的事情 ,这还是要轻轻松松的单单纯纯的去迎接高考。这个时候就是要劝导孩子帮他分清利弊和轻重缓急。

第一,就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人做事情是有这个轻重缓急,我们不可能同时做一样的事情,不可能同时做很多事情,我们必须有这个先后秩序,一定要跟孩子说清楚,现在就是考试,就是准备考试,这之后可以去谈恋爱,干什么别的事情都没有关系。

第二是其实就是引导孩子去体验什么是真正的爱 ,因为很多小朋友他不知道,他觉得自己的那种喜欢就是爱。但很多时候你喜欢的事情,其实可能不是你要真正值得爱的事情,所以说要把爱和喜欢分清楚。怎么分清楚?从你开始,你可以讲你和他父亲,他母亲之间的爱情,你们怎么在一起的?和孩子分享一下你的恋爱经验,你的婚姻经验其实对我们孩子来讲是特别有效果的,有感触的,因为他们把父母亲当作自己的榜样和偶像。可惜我们的很多父母亲不说,那么小朋友他看不到也不知道,他就从网上学,从同学那道听途说,那种胡说八道很容易让孩子这个误入歧途。所以说父母亲一定要在家里谈情说爱,一定要把自己的爱感情要说出来,谈出来,我们的孩子才会在一种正常的婚姻关系里感受到男女之间的爱,这个才是真正的爱情。

第三点就是一定要和孩子坦诚的沟通交流分享。 如果你的孩子能够回家跟你说我今天在街上看到了一位姑娘多漂亮,或者说一个男孩多帅,那么祝贺你,你们就已经达到了坦诚沟通。如果一点都不说一点都不讲,其实他一定在背后偷偷的说,偷偷的讲,偷偷的学。所以说要把一个看起来是一个很禁忌的问题,变成我们在家里可以讨论的问题,让我们孩子学会如何挑选男人,如何辨别女人。这种技巧真的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孩子长大之后会遇到很多的求婚求爱的人,识别异性其实一个很重要的技能。

8. 有的孩子在学校行为孤僻独来独往,怎样判断孩子是否会有抑郁的倾向,该怎样引导孩子走向积极情绪?

彭凯平:首先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判断孩子是否真的有抑郁倾向。不要轻易相信测试题,寻找一个第三方的咨询师来做鉴定。如果孩子真的有抑郁症的话,我建议还是找专业的医生去寻求帮助,如果需要治疗的话,不要觉得吃药是一件可耻的事不要讳疾忌医。如果只是情绪低落或者没有严重到需要看病的程度的话,那我们父母亲可以陪伴孩子,但有几个注意的事项也需要讲一下。

第一个就是切忌开导,就是我们老喜欢开导,其实我们很多父母亲都不是心理咨询师,你说的话你都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时候就是陪伴孩子,最重要就是陪着他一起生活、学习、工作。

第二就是多陪孩子出去走走,去动起来,不要躺在那,歇在那,宅在那,尽量的能够外出去欣赏日出日落,云卷云舒,这些事情能够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天人合一,自然心胸开阔。

第三个我觉得就是尽量的让他能够和社会结合在一起,找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鼓励他看书,鼓励他去打球,总而言之就是找到他兴趣的事情,让他在行动中间产生积极情绪。

9.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何能提高心理的韧性,积极面对接下来的考验呢?

彭凯平:这个我自己有一套方法,叫做 set high。不是要大家把目标设定很高的意思,而是S E T H I:

SPEACE,空间管理,最后的时候房间里的空间要好好的管理,要透气,要舒适,要温和,要有好的学习环境,尽量地把一些干扰去掉,因为目的是孩子要集中,要静下来,所以手机、电脑、电视、爱打的游戏一定要把它藏起来。你要陪着孩子,起码这几天不要给他干扰。

EMOTION情绪管理,父母亲这个时候一定要控制,保持自己情绪,有脾气也就忍几天别发了。孩子也是一样的,尽量让他心情放松的去参加这个考试。

TIME时间管理,还有时间分配,每天干什么事都要安排好,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再去突击,因为已经晚了,不要突击了。尽量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休息时间、放松时间,和父母亲的沟通时间,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个HEAITH健康管理,那么就是要注意饮食,注意休息,注意睡眠,还有包括一些感染、传染,吃得要健康一点,尽量别暴饮暴食,或者是吃一些野味,凉的东西。

最后是爱 “I”,就是沟通交流,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多问孩子,有什么烦心的事,有什么担忧的事情,这个时候多进行沟通交流。

彭凯平老师希望,家长和孩子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能够以轻松的心情,健康的身体,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思路去迎接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人生还有很多很多的坎,很多很多的考试,这只是其中一个,未来还会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面对,保持积极地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游学希腊(7.8-16),优秀学人随行,一场历史文化溯源之旅

游学埃及·经典版(6月、8月、9月)|法老与众神:古文明之旅

与梁小民去山西(7.16-21),游古建,话晋商

暑期美国游学(8.14-23)|寻找流失海外的国宝,美国博物馆深度游

本文标题:高考在即,清华大学院长谈心理疏导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xinli/214364.html

本文阅读29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