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

寒与肾相应,冬季养生用这几招,养肾防寒、补肾扶阳

小葡萄 2023-11-17 19:16:57

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易感风寒等现象。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主气为寒,寒与肾相应,所以冬季最易耗伤肾之阳气出现腰膝冷痛等肾阳虚症状。而肾阳虚又易累及肾阴,导致肾阴不足,出现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等症状。



因此,冬季养生,应以肾为先。冬天养肾不仅能增强人的御寒能力,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立冬后养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01

饮食调摄 养肾防寒

饮食调摄对养肾防寒非常重要。冬天宜选食羊肉等温肾壮阳、产热量高的食物,对素体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进食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圆等。中医认为黑色入肾,多食黑色食物也是保养肾精的方法之一,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乌骨鸡、桑葚等能入肾强肾。若将上述食品放入粥中煮食,既可祛寒,又可补养,还能疗疾。《备急千金要方》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可见想要身体健康,注重日常饮食调理非常重要。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年龄有别,在食补中也有宜有忌,应灵活掌握。如肾阳亏虚者,可多食羊肉、驴肉等具有温补肾阳功效的食物;偏于肾阴精不足,食补宜以鸭肉、鹅肉为主;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中老年人,冬天可食鳖、龟、枸杞、山药、木耳等护阴之品。冬令饮食不可过咸,因咸味入肾,会致肾水更寒,有扰心阳。另切忌寒凉食品,以免“雪上加霜”,伤阳气。

不妄作劳,保养肾精。精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高级精微物质,精充则体健寿长,精耗则体衰而不能尽其天年。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说明房事过度,精气外泄,可耗伤身体;节制房事,保养精气,有益于抗衰延年。

02

日常保健 护卫肾阳

立冬时节正处在秋冬交替时期,此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起居作息也要作相应调整,应当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早睡晚起。早睡可养人体阳气,迟起能养人体阴气,但晚起并非赖床不起,而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适当运动锻炼可以振奋阳气,增强御寒能力。同时衣着厚薄要合适,以防寒保暖。

日常养肾三法:冷面、温齿、热足,可以护卫肾阳。

  • 冷面,即用20℃左右的冷水洗脸,可提神醒脑,使大脑兴奋,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 温齿,即用35℃左右的温水刷牙和漱口。中医认为“齿为肾之余”,保护好牙齿就是保护好肾。

  • 热足,即临睡前用45℃~50℃的热水洗脚泡脚。常言道“寒从脚下起”,指双足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每晚应坚持用热水泡脚,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防病能力。

03

艾灸祛寒 温补脾肾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虚,则正气虚,邪气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中医认为,温补莫过于艾灸,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防病保健等功效。

灸法补肾阳,最重要的穴位就是

本文标题:寒与肾相应,冬季养生用这几招,养肾防寒、补肾扶阳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yangsheng/186850.html

本文阅读125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