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

冬季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这些常识你要知道(冬季洗澡水温不宜太高)

小布丁 2023-11-30 08:58:19

健康提醒】

冬季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这些常识你要知道(冬季洗澡水温不宜太高)

冬季洗澡水温过高 皮肤会瘙痒

冬季到来,很多人喜欢用较高的水温洗澡,觉得这样特别舒服又缓解疲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沈冬提醒,冬季洗澡水温不宜太高。

过高的水温会破坏人们的皮肤屏障,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甚至长期会出现皮炎等问题。有些人觉得冬天皮肤痒,用热水洗澡“烫一烫”舒服点,这样反而加剧皮肤干燥和瘙痒。此外,过高的水温会使人们的末梢神经兴奋,导致全身血管扩张,使心脏、脑部血液供应减少,有基础疾病的人甚至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猝死。沈冬建议,冬天洗澡的水温,应接近人体体温37℃,既保证洗澡时不会感觉到水凉,也能避免水温高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医学探索】

长时间熬夜或导致器官衰竭死亡

《细胞》发表研究指出,小鼠长时间睡眠剥夺将导致严重细胞因子风暴,并且导致器官衰竭死亡。

借助全新的CPW系统,研究者对小鼠进行长时间睡眠剥夺时发现,对小鼠进行4天连续睡眠剥夺后,高达70%以上小鼠会死于严重的多器官衰竭。在睡眠剥夺过程中,小鼠血液中的促炎性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迅速积累,并将中性粒细胞从骨髓招募到循环系统中,从而导致小鼠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症。随着促炎性的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的持续性积累,小鼠出现由细胞因子风暴诱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参与睡眠剥夺实验的小鼠最终都没能存活下来。

【疾病防控】

儿童发热,用药需注意这些事项

冬季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林芳提醒,儿童发热用药,应注意以下事项。

儿童发烧没有超过38.5℃,一般不建议直接用药退烧,可以先采取物理方式降温,例如可以用冰袋、冷毛巾等敷于儿童的前额、头顶部,也可以用温毛巾擦拭颈部两侧、腋窝、腘窝、大腿根部等部位。还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贴、退热栓等进行降温,多喝温开水,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如果体温超过38.5℃,则可以采取口服药物的方式降温,比较常用的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在4个小时内不可重复服用,布洛芬在6小时内不可重复服用,两种药物不可以一起服用。

养生保健

冬季适合吃维生素C较高的水果

国家注册营养师李纯建议,人们在冬季应多吃猕猴桃草莓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

猕猴桃是常见水果中维生素C较为丰富的水果,每100克含有62毫克的VC,吃1个半猕猴桃,就能满足成人全天100毫克的需求。除维生素C,猕猴桃里的叶黄素+玉米黄素含量在水果中相对较高,虽比不上蔬菜,对于深色蔬菜吃得少的朋友也算一种补充。草莓是冬天常见水果,维生素C含量比不上猕猴桃,却比橘子、橙子要高,叶酸含量在水果中也算是最高的,每100克含有32微克的叶酸,且草莓含有花青素、多酚等抗氧化的成分,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知识更新】

儿童呼吸疾病源于“免疫落差”

世界卫生组织首席流行病学家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中国秋冬季儿童呼吸疾病源于“免疫落差”。

疫情期间,大多数人对新冠的预防除打疫苗外,更多是采取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方法。这些干预手段可以减少新冠的感染,也会减少其他感染性病原体的接触,最为明显的是流感,几乎一度消失。长时间干预后导致病原体免疫刺激缺乏,群体免疫的水平较疫情前有所下降。疫情期间与疫情前群体免疫水平间的差异称为“免疫落差”。当恢复正常生活后,很多人迅速抛弃戴口罩、勤洗手等防御措施,这也更加引发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整理

校对 卢茜

本文标题:冬季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这些常识你要知道(冬季洗澡水温不宜太高)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jiankang/188654.html

本文阅读103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