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

阅读,是一个人最好的养生方式

小馒头 2023-10-17 19:25:22

在耶鲁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中,研究人员对3,635名年龄至少50岁的人进行了为期12年的跟踪调查。

他们将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为非阅读组,另一组为每日阅读组。

结果显示,与从不阅读的人相比,每周阅读3.5小时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近两年,并且早亡风险降低了23%

南宋诗人陆游说:

读书有味身忘老,病需书卷作良医。

书籍是世界上最物美价廉的滋补品和良药,阅读所汲取的养分能够助我们抵御疾病侵袭,延缓衰老进程。读书,就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养生之道。


01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滋养和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被誉为国学大师的饶宗颐,之所以能够活到101岁高龄,秘诀在于他一生专注于学术研究。

当谈到长寿的秘诀时,他说:“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的经验,一个人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头脑处于闲置状态,而是要经常让大脑保持活动。”

在他看来,阅读是最能锻炼大脑活力的方式。

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职期间,除了教学之外,他把剩余的时间都投入到读书和研究学问上。

即使退休后,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两小时。

甚至在80岁时,他还每天翻阅十几页《甲骨文通检》。

通过长达数十年如一日的阅读,他保持了头脑清醒,有效地抵抗衰老的侵袭。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生命在于运动,脑力在于活动。通过经常读书,我们可以增强脑神经系统的活力,从而达到健脑壮身、养生防疾的效果。

记者李华泉曾在巴金先生百岁长寿之时为其祝寿。

回忆当时的情景,李华泉表示,巴金先生虽然年纪已高,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对过去的人和事记忆犹新。

巴金先生自己曾说过,阅读可以帮助他思考。

他每天早起,上午散步并听广播,下午则致力于阅读、口授回复信件和校对作品。

在他家的书架上,摆放着托尔斯泰、普希金等文豪的经典著作,还很多古希腊哲学家和现代作家的作品。

到了晚年,他很少出门,唯一的爱好就是阅读。

即使在住院期间,他也会靠在病床上读书。长期阅读让已经耄耋之年的巴金先生依然精神抖擞。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曾说过:人的脑细胞每天都在死亡,但也会新生。

经常动脑可以让脑部血液流通顺畅,维持身体最佳状态。

阅读是大脑最好的润滑剂,用文字来保养它,可以使它长久运转下去。保养好大脑可以延年益寿,让人越活越清醒。

学会将读书变成一种习惯,通过阅读不断锻炼大脑,增强精神活力。



02

读书是治愈心灵创伤的良药。

周国平曾经说过,对于现代人来说,读书是治愈心理创伤的良药。

在这个充满焦虑和压抑的时代,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情绪,恢复身心健康

主持人上官文露曾经历过一段极度痛苦的时期。

工作中遇到挫折,婚姻出现危机,这些问题像大石头一样压在她的心头,让她感到焦虑和烦躁。

她开始失眠神经衰弱,经常感到头晕目眩,体重也一度下降了20斤。

甚至,她曾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

就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父亲的话让她醒悟过来:“你遇到的问题,在千百年前的人们身上也曾经发生过。

你内心的纠结和痛苦,都能在书里找到出路,于是,上官文露开始沉醉于浩瀚的书海之中。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她阅读了数百本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并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书中所蕴含的智慧,不仅抚慰了她那颗紧绷的心,还帮助她扫除了内心的忧愁和烦恼。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疗养,她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身体状态也开始好转。

在这个世界上,读书是滋养心灵、调整内在状态的最快捷的手段。

读书越少的人,越容易过得痛苦;读书越多,人才会越通透。

知乎上有位网友讲过自己的故事。

有一次,她跟伴侣吵架,气得连续好几个晚上没睡好。

直到她读到一本关于亲密关系的书,书中有段关于夫妻关系的解读,让她豁然开朗,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

气消了,心情好了,整个人也舒爽了。

一个人书读得不多,见识难免受限,结果就必须受着眼前世界的禁锢。

稍微遇到一点儿不顺,就极易消极悲观,郁郁寡欢,让自己困在情绪里。

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看透人生真相,收获为人处世的智慧,把日子越过越好。

《生活的艺术》里说:

人一定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顽腐,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个人的落伍,迂腐,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

只有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修心养性,才能摆脱我们的鄙俗和顽固。

这世间,没有谁的生活没有烦恼,唯读书是最好的解药。


03

读书,富养灵魂

《养生要集》里说:“多思则神怠,多念则志散。”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纷繁复杂的情绪,每一件事都让他念念不忘,那么他难免会因此而患上各种疾病。

养生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就是培养良好的心态。

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曾因心肌梗塞终日卧床。

那段时间,他白天焦虑,晚上失眠,觉得人生失败不堪,甚至一度想要自杀。

后来,他开始阅读各种书籍,从希腊哲学著作到莎士比亚戏剧,一读就是8年。

通过大量的读书,他以文字疗愈伤痛,获得内心平和,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阅读,成了他平凡人生的救赎。

后来,他把自己经历和见解,写成了文字,也治愈了无数个陷入焦虑的人。

白岩松说:

你会遇到很多烦恼的事情,苦难会折磨人。
不过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

阅读就像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随时随地都能给你提供温暖和能量。

焦虑不安时,读书能抚平你的一切烦恼;迷茫彷徨时,读书能为你指明方向;为生活琐事而困顿时,读书能让你开怀释然。

无论你的人生正面临着什么,你都能在书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只有热爱阅读的人,才能以清净的心态观察世界,以喜悦的心情过生活,以平常的心态品味感情,以柔软的心态排除障碍。

沈燮元,这位古籍目录学大师,在八十多岁的高龄时期仍然坚持每天前往图书馆。

他坦言,阅读能让他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一切烦恼,心中只充满喜悦。

杨绛先生,这位百岁老人,在女儿和丈夫离世后,选择闭门谢客,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阅读中,用文字洗涤她的悲伤和孤独。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名媛”的郑念,一生都与书籍为伴,这也帮助她从容地面对生活的艰难。年过九十的她,依然优雅而从容。

人生在世,苦难是常态。

然而,阅读能帮助我们在面对人世间的悲哀时,保持一份平和与通透。

文字的世界是如此浩瀚,让我们在其中找到安宁的栖身之地,不被世俗的喜怒哀乐所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与通达。

那些内心通达的人,往往能更好地抵御疾病的侵袭,更不会被岁月轻易打败。

让我们学会用阅读滋养心灵,提升自己的内在力量,让生命充满阳光。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上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生活的一切不解与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方法。

多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它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让你收获更好的自己。

本文标题:阅读,是一个人最好的养生方式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yangsheng/179147.html

本文阅读87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