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减肥

运动,不必为了减肥。

小龙女 2024-03-07 19:24:14


如果不减肥,如果对身材不敏感,那我们还有必要运动吗?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把运动和减肥塑身进行强绑定,好像只有胖了才需要运动。

因此我们在运动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如果运动了,体重没有减轻,心态就会迅速崩溃。

这实在是天大的误解。

实际上,运动就像吃营养的饭,喝洁净的水一样,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强健的身体之外,它还带来有序的生活,灵活的大脑和舒心的人生。

哈佛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在《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以各项研究揭示了运动与大脑之间的联系:

“动起来吧,你的大脑会感谢你的付出,并加倍回报给你。”

01大脑,用进废退

不得不承认,身处高度工业化的现代社会,日常穿梭于钢筋水泥,离我们最近的并不是天空而是电子设备。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可以让人整日寸步不离,成为一个静止的信息接收器。

如果把信息比作水流,靠算法推荐自然流过的信息源源不断流过,我们不需要做任何主动的反馈,仅需要本能地一键滑过,既不运动、也不动脑。


这实在很像瑞迪在《运动改造大脑》中提到的一个反面极限案例,海鞘的行为模式。

这个奇特的生物,在幼时有不仅有眼点有心脏有脑泡,还有脊索控制的灵活尾巴,像一只小蝌蚪,游得欢快,算运动小能手。

但是,仅仅几个小时,至多一天,这个小家伙前端长出突起,找到合适的附着物后,这辈子都不用再主动运动了,紧接着,它的身体就开始神速地逆行变态:

它的尾巴、脊索、心脏用不着了,通通消失,最狠的是,连脑子也不要了!这简直是用进废退活生生的教科书!

成年的海鞘长得像个有两个口的瓶子。它既不游动,也不捕食,就靠两个口,一个口进水,一个口出水,咽喉部有腮,水流过去,就把食物颗粒过滤下来。


如果不是一摁它,它会喷水,然后软绵绵地趴倒,号称“海水枪”的海鞘,成年后根本看不出来动物的“动”了。

不运动不用脑的海鞘,硬生生地把自己从动物几乎逆行变态成为植物

这种全世界仅它一例的动物,算是不运动大脑退化的反面极端。运动和大脑,息息相关。科学家们通过各种研究和实验,已经证实了,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早在1998年,科学家们就发现,我们的大脑,并非成年后就停止生长,而是可以产生新的神经细胞。

换句话说,我们成年后,也可以继续变得更聪明。

瑞迪提到,当我们学习的时候,负责学习和记忆的海马体区域会产生神经元细胞。

神经元细胞是一种游离态,和其他神经细胞没联系在一起,长着带了很多分支的脑袋和一个尾巴。

如果长时间不动,这些神经元细胞就会消失。


只有在不断经受刺激的状态下,它的分支和尾巴才越来越强大,最终和原有的神经细胞链接在一起。这时,神经元细胞,才变成了神经细胞。

我们常说,脑子越学越聪明,越用越灵活,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海马体中的一种蛋白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起到了重要作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不仅能确保神经细胞的存活,还是神经元细胞不断产生分支的重要能量来源。

那么说来,如果增加大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我们岂不是就变聪明了?

聪明药岂是如此轻易就能让人类得到的吗?当然不是。科学研究表明,直接注射,是没用的,只有自己产生的,才可以。

怎么产生?做运动!


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表明,实验中小老鼠跑得越久,大脑内的BDNF水平就越高。所以说,运动,促进了大脑的生长,让我们更聪明。

但,一定要自愿运动。

是自我规划、主动选择的运动行为,才会更好地促进大脑的发展。在书中,瑞迪同样提到在小鼠实验中,强制锻炼并不能起到和自愿锻炼相同的效果。

02 运动不易,运动很香

打开大热跟练运动视频的评论区,往往会发现各种感叹:

“太难了,跟不下来了!”

“加油,我要一定要坚持!”

“先走一步,大家继续.........”

每一句感叹都是真情实感,无一例外都暗示了运动这件事,看似简单,但要付诸行动并手到擒来却并非想象得那么容易。

要知道,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懒”。运动,不仅是身体上的物理移动,更是一种对大脑的刺激过程。

当我们不得不接触一种比走路更复杂的运动技能时,实际上这一学习过程刺激了我们的大脑。


“最初,你会有点尴尬和手足无措,但当连接小脑、基底核与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回路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时,你的动作就会变得越来越精准。”

随着不断的重复与练习,神经纤维外面会形成更厚的髓鞘。髓鞘能够提高信号发送的质量和速度,继而提高神经回路的效率。

我们在面对一项新运动时,感受到的紧张和压力感,正解释了运动的本质。

在某种意义上,运动也是一种压力形式,它控制着我们情感和生理上的压力感觉,还在细胞水平上起作用。

虽然运动引发大脑活动所产生的分子副产品可以损伤细胞,但在正常情况下,修复机制会为即将到来的挑战留下更强壮的细胞。神经细胞就像肌肉一样被细分和逐步增加——压力使它们更有适应力。运动就是这样促使身体和大脑来适应的。

“压力和恢复——这是生物学的基本模式,它会产生巨大的,有时甚至是惊人的结果。”


运动,可能是唯一一种能让人在生理层面自我迭代,让人的精神和身体都变得更加强大的行为模式。

瑞迪在书中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如果运动是一种药丸,那一定会被大肆宣传。”

要知道,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

抑郁、焦虑、成瘾等现代人更容易陷入的疾病状态,在运动中都可以大概率得到缓解——通过激活神经元内在的修复和恢复机制。

众所周知,塑造肌肉的方法就是让肌肉疲劳后再休息。

同样的模式也适用于神经细胞:轻微的压力可以激活神经元内在的修复和恢复机制。而锻炼的重要之处在于它能促进我们肌肉和神经元的恢复过程。

它不但使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更强健、更有恢复力,还使我们更能迎接未来的挑战,才思更敏捷以及适应力更强。

03 运动,为了更舒心的人生

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运动的意义,绝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减肥和美貌。

它更关乎我们人生的本质体验,如何真正在我们最好的身、心、脑机能状态下、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人生万般艰难,被打倒是太容易的事。在缓慢而长久的跋涉中,人最需要的就是一种「恒动」的决心。

运动,不是为了减肥,不是为了看起来漂亮,它是为了让你过尽兴而有掌控感的生活。

毕竟,并非所有人都需要马甲线,但所有人都值得拥有更舒心的人生。


大脑就像人们每日行为的总指挥部,当指挥部的表现稳定优越,我们自然不会混沌茫然。

我们都需要在规律有节奏的运动中,保持自己的生命状态,呵护自己的大脑性能。

关键在于,拥有保持大脑性能的意识。

每天一定要做些什么,让大脑保持灵活性,这样才不易损坏。

即便并不需要减肥,也应该动起来,明白运动是滋养而非手段。

当然,如果你现在正处在人生的艰难时刻,对自己身材不满意、对某些难题感到压力,那请你一定要动起来。

运动不是灵丹妙药,但它一定是一张你投入就有回报的温和药方


瑞迪在《运动改造大脑》中建议,人们应至少5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体能越好,大脑越有复原力”。

作者也在书中提供了你可以尝试的启动方式:

步行:从轻度运动开始, 养成运动习惯

慢跑: 中等强度的运动,释放多种因子,让大脑更强壮

快跑:以强烈运动做间歇训练,大幅提升HGH浓度

瑜伽、太极拳或重量训练:让大脑重拾年轻活力

以上运动似乎老生常谈,但真正付诸行动并规律坚持却实在不易,除了自身驱动力外,各种拦路虎更是绕都绕不过。

正如孙喜哲教练所说,“人们总是习惯把塑身想象成很复杂的事,需要很多时间和金钱,要万全准备才会开始。”

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是事实。

普通人开始运动,有千难万难,随便列举一二:

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对于户外运动来说,场地、天气、空气状况甚至交通状况都会影响执行

“下雨了,打不到车不去健身了。”

“今天空气太差了,不出去跑步了。”

“健身房这个课约满了,不去了。”

“我今天下班完了,来不及去了!”

运动损伤:对于新手来说自由运动的危险系数更是不可控。

高昂的学习成本:需要场馆和教练学习的运动类型往往学费高昂,长期投入难以负担,坚持意愿也会降低。

还记得吗,有多少次,我们在凭借一腔热情开始立下运动flag,但又灰头土脸地结束。

但细想来,每一次尝试运动失败,其实都源于没有将解决方案前置。

究竟有没有不受场地限制、有专业教练随时指导、运动方式多样不单一的安全可靠的运动方案呢?

有。

我要真诚向你推荐趁早的明星教练孙喜哲教练和他的「好身材组合训练100天」运动计划!


孙喜哲教练不仅是大姐的私人教练,也是多位明星的私教,多年从事一线运动科学训练的经验和上万名学员的反馈让他对于「运动改变生活」这件事有深深的信心:

“运动没有那么难,一张瑜伽垫,一副哑铃就足够了,在家就能轻松完成。”

相较于其他跟练运动,「好身材组合训练100天」的妙处在于,它将HIIT心肺训练和抗阻训练结合,并每四天一次拉伸训练,在循序渐进中让你自然养成规律运动习惯,激发身体和大脑潜能!

当然,在评论区,你尽可以看到学员们真实的反馈,身材改变,考试成功、重新找回人生的秩序感......都是正在她们身上发生的美好。

此刻,这些美好也可以发生在你身上。

“现在你需要的,就是在家中找到一块空地,然后全情地投入这场健康与身材的蜕变之旅!”

大口呼吸、尽兴运动,享受有节奏地动起来,缓慢而长久地操练自己的身体和大脑。

美好身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但是练就美好身材的过程,将会塑造我们的光阴和大脑。

祝我们都能过上大脑灵动有掌控感的生活,在身心脑的和谐中,拥有独一无二的舒心人生

互动时刻

建立运动习惯

可曾改变了你的生活?

分享你的「运动改变生活」的故事

随机抽一位送出趁早礼啦!

评论区见

本文标题:运动,不必为了减肥。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jianfei/201930.html

本文阅读52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