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

【健康科普堂】【二十四节气】小雪养生:外防湿冷,内防燥热

小可爱 2023-11-22 10:20:18

【导语】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空中的水珠凝成雪花而降。此时气温下降,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市六院中医康复科主任中医师李研提醒,小雪节气养生要外防湿冷,内防燥热。

一.小雪远离抑郁,别让天气左右心情

小雪节气前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更容易加重病情。

用中医病因学的观点来说,抑郁症的发生多由内因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激所致,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出现的七情变化,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只有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才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众多食物中,最适宜的水果首选香蕉。香蕉含有能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胺的物质;菜肴可选芹菜香菇,即芹菜400克,水发香菇50克,加调味品同炒,可缓解抑郁情绪的发生。

 二.小雪易上火,多食清火降气食物

 小雪以后,西北风刮得比较多,这时候北方室内早已供暖,而室外寒冷。如果人们穿得过于严实,体内热气散发不出去,就易生“内火”——上火。其表现就是口腔溃疡,甚至脸上的疙瘩也比平日多。

此外,因为天气寒冷,人们喜欢吃热食,但是过于麻辣的食物最好少吃,因为这也会助长“内火”。应多吃白萝卜、白菜等当季食物,不仅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更能清火降气、消食。还可喝些汤,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滋补津液。

三.寒为冬令主气,警惕寒邪致病

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称之为六邪。六邪之中,寒为冬令主气,寒为水气而通于肾,与肾水相应。由于冬季气温骤降,防寒保温不够,人体亦易感受寒邪而为病,因此寒病多发于冬季。

外寒侵袭人体,首先可使用发汗之类的方法。因为经过发汗之后,毛孔开泄,汗液外出,体温下降,有些疾病因此就好了。古人总结说,身体发热虽然温度很高,但是一经汗出就可退烧。因此,用发汗散寒法治疗外感疾病一直是中医学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烤火发汗、运动发汗以及药物发汗等。

人体是否发病,关键要看人体的正气是否健旺。同一个条件之下,有的人发病,有的人不发病,关键是人体的抗病能力不同,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小雪时节,避寒就温尤为重要。只有重视外在的气候变化,来调适自身的正气,才能祛病于身外。

四.小雪前后预防冻疮

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要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先从薄手套戴起,鞋袜要温暖宽松。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及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冻疮容易复发的患者可在皮肤科中医师指导下尝试食疗中药外治来进行积极预防。

【专家简介】

李研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  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

擅长领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8年,在肝病的预防、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很深的造诣,对脂肪肝、各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腹水、黄疸等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治疗急性突发传染病,尤其是新冠肺炎治疗,坚持一线工作,应用中医辨证论治,一人一策,个体用药,取得很好疗效。对于失眠、咳嗽、腹泻、腹胀、消化不良、肝郁、眩晕、月经不调、多汗、不孕不育等内科杂证,也有较好疗效。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专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多次荣获沈阳市中医工作先进个人、沈阳市优秀青年中医师荣誉称号。

供稿:中医康复科 

本文标题:【健康科普堂】【二十四节气】小雪养生:外防湿冷,内防燥热

本文地址:http://www.128870.com/jiankang/187269.html

本文阅读80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酷生活网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